走過三十多個年頭, 也看過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電影,
動畫甚至是野台模擬劇.
不過, 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的,
大概就只有在國小三年級的時候看到的那部片子了.
它片名聽起來有點好笑, 叫做"孫悟空大聖大戰飛人國."
嗯, 第一眼看到這個片名, 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科幻動作片(註1)吧,
畢竟, 猴齊天再加上飛人國的字眼, 看在A片商的眼裡,
肯定是部可以大大發揮的好題材.
拔特 (but), 耐人尋味的是, 這類印象深刻的代誌往往不是像一般人所想的那麼複雜.
所以嚕, 它真的是部以三藏西天取經為題材的電影!
只是, 到底這部片哪裡特別, 為什麼它會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電影呢?
這個故事的源頭, 得從我家說起,...
因為其實, 在我們家, 小時候是很少去看電影的.
那時候的經濟, 能夠去看電影可是種高級的享受呢,
除非是金榜題名時, 除非是洞房花燭夜這一類重大的喜慶節日,
不然, 哪有多餘的預算去看電影啊!
聽老爸老媽回憶當年說, 就連當時在談戀愛的男女們也只是到公園走走而已,
頂多, 再不然就是跑到更陰暗一點的沙小(註2)做陰暗地方才能做的代誌 (羞).
(ps. 聽說以前環境好, 野外的蚊蟲比較沒那麼毒,... ^^)
說得更仔細一點, 小時候到我懂事, 在我高三離家住校外之前,
我們全家去看電影大概就只有兩次. 剛好, 這兩次都是老爸老媽吵架的時候.
也許莎士比亞說的對, 戲劇是最能解除人心中最深層痛楚的良方.
沒想到, 這輩子從沒讀過莎士比亞, 甚至就算看到莎士比亞這四個字,
還可能會以為是某個殺蟲劑品牌的老爸老媽, 竟跟舉世聞名的大文豪有著相同的見解.
這唯二兩次因吵架才去看的電影, 如果莎翁地下有知, 我想他應該也會苦笑吧.
因為, 這片名怎麼看都不像是可以撫慰人心的啟發片啊;
一部是目蓮救母, 另一部是孫悟空大聖大戰飛人國. 哈~~
記憶裡, 那次的吵架之兇, 根本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交代清楚的.
老爸老媽的吵架, 大的可以為整個家庭, 小的可以細到某個當時自己的堅持.
通常, 她們的吵架每次都會很激烈,...
正常來說, 老媽都會很傳統地遵循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古法, 一一做給老爸看.
就有一次啊, 我被老媽慫恿一起撞牆, 結果老爸趕緊衝過來救人.
只是, 即便老爸的身手有如武當縱雲梯一般的矯健, 照往例, 他只救老媽.
而年幼無知的我哪知道會有這一齣英雄救美的脫搞安排, 狂k往牆壁的那一擊,
在"碰"的一下之後, 小小的腦袋瓜子真的是"滿臉都金條, 欲抓沒半條."(註3)
頭上撞了個大包不打緊, 還當場暈了過去呢.
不過, 託我搏命演出的福, 老爸他們那次沒繼續吵下去.
只是, 從那時候開始, 每次再有這種親情倫理大考驗,
要我答應母子同進退戲碼的演出時, 我都很識趣地自動退出.
開什麼玩笑, 頭撞久了又不是不會壞,... ˊˋ
那次, 就在老媽已經差不多又準備開始照古法, 使出最後殺手鐧的時候,
突然間, 我們家的電鈴響了.
就像久旱逢甘霖, 乾柴遇到烈火, 桌頭配上廟公一樣剛好, 就是那麼的神奇,
樓上4樓的舒麗阿姨適時地來解救我們.
原來, 是他們夫妻倆經過我家門口的時候聽到激烈的大戰實況,
所以才趕緊打斷即將上演的緊張戲碼.
看著我們三個孩子, 瑟縮在一旁不知所措的臉龐,
我覺得還是古時候的人比較有人情味, 因為阿姨她們夫妻倆卯足了勁,
硬是把吵架中的兩老勸開, 還意外地說動了讓我們兩家人一起去看電影.
不曉得老爸老媽是不是因為吵架吵昏頭了, 竟然會答應帶我們去看電影!
這真是個令人喜出望外的曲折發展啊.
不過, 由於是臨時起義的建議, 所以我們去的電影院是離家裡最近的那家.
那時候沙鹿有兩家戲院, 一家叫做寶宮, 坐落在沙鹿火車站前;
另一家叫做金福興戲院, 就在我家巷子的後面.
想當然爾, 我們是到金福興去.
當時, 在那種夫妻大吵時卻被鄰居勸架的尷尬情形下,
其實不管是哪家戲院, 也不管是演哪一齣, 我們都會衝進去看的.
只是萬萬沒想到, 那時的誤打誤撞,
竟讓日後對我心智成長有著極大影響的一部曠世鉅作與我碰頭了,...
那就是, "孫悟空大聖大戰飛人國."
每次打出這部片名, 我就會自己望著這幾個字狂笑,
因為, 不管橫看, 豎看, 從片名真的一點也看不出來它到底是什麼鳥片.
這部片呢, 真的是取材自三藏西天取經裡的故事再改編的,
而且, 在我還是小孩子, 民國71年的純真年代,
這部片可是個打著偶像演員的金字招牌, 用力狂拱出來的熱映佳片呢.
它票房可熱著的,...
當年, 領銜主演的是飾演孫悟空的劉尚謙.
那時候的劉小生, 比現在任何一個一線大牌還紅的多, 還更讓人黯然消魂.
尤其他在這部片裡的扮相, 那可真的不知迷死了多少懷春少女純潔無瑕的心啊.
紅綾羽冠搭配金細細(註4)的頭箍 , 花雕虎皮擺頭的連身束裝,
再加上那根可長可短, 伸縮自如的如意金箍棒.
正所謂, "身穿道服飄霞爍,腰束絲絛光錯落, 頭戴綸巾佈斗星, 足登芒履遊仙岳."
不過, 真正讓我難忘的是, 那幕戲弄鹿角跟羊角大仙的經典片段.
那段的劇情主要是說, 三藏一行人來到一個連年乾旱的國度.
由於人民因為沒有雨水來農作, 所以生活極為困苦.
悲天憫人的三藏不忍心看到如此民不聊生, 所以就請自己的大弟子孫悟空想想辦法.
筋斗一翻就是十萬八千里的齊天大聖, 當然是直接就去找掌管降雨的龍王了解一下問題嚕!
結果才發現, 原來, 不下雨的原因竟是有兩隻由鹿跟羊變成的妖怪偷偷作法控制降雨的指令.
所以, 老孫, 豬八戒跟沙悟淨用計變身成廟裡的神明, 大大地戲弄了這兩隻妖怪.
同時也拆穿了這兩個妖怪的惡行, 解救廣受旱災之苦的人民.
那個年代的電影, 有個很有趣的特色; 那就是, 所有寫編劇的人, 文筆都很不錯.
除了故事內容之外, 文字堆砌的功力, 跟對參考文獻考據的仔細也是一絕, 再加上,
幾乎每個編劇都還具備寫歌的巧思, 所以, 整部電影, 到處充滿驚喜.
即使是這種感覺不太可能吸引人進電影院的三藏取經故事.
而整場電影最有趣的莫過於鹿角大仙跟羊角大仙, 求雨時所唱的那段歌曲.
雖然, 事隔至今已經將近25個年頭了, 當時只看過一次的我, 現在還可以哼出他們祈雨時所唱的歌呢!
"天空空, 地空空, 天空空不如地空空, 天靈靈, 地靈靈,..."
"要求雨, 先求風, 不論前後都成功, 只要你放鬆! 天靈靈, 地靈靈,..."
看到這兩位大仙在布幕上載歌載舞著祈雨的場景, 戲院裡的觀眾, 每個人都笑開了懷.
霎時間, 我看到老爸的手, 偷偷地牽上老媽刻意隱密在座位扶手下方的小手.
我不知道, 老媽有沒有回握示意. 只知道, 他們就這樣一直牽著, 直到電影散場.
那時候, 原本一直緊繃著的心情, 竟然, 終於也在大仙們的仙樂裡, 得到了救贖.
沒想到這首"俗"到不行的祈雨歌曲, 竟然對治療吵架也這麼管用.
從那時候開始, 我開始懂得扭轉氣氛的重要性, 也開始學習如何當個樂觀的人,...
更重要的是,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 我喜歡上了中國的古典小說文學,
從西遊記, 三國演義, 中國文化史, 一路讀到了古文觀止, 不知不覺讓我深深地對故事著了迷.
彷彿, 空氣裡的因子, 盡是祈雨時天降甘霖的歡愉,
"天空空, 地空空, 天空空不如地空空, 天靈靈, 地靈靈,..."
"要求雨, 先求風, 不論前後都成功, 只要你放鬆! 天靈靈, 地靈靈,..."
謝謝你, 鹿角大仙, 羊角大仙,...
註1: 科幻動作片就是某種親子間對A片的溝通代碼. 詳情請參考另一篇文章, 科幻動作片,
http://www.glog.cc/blog/blog_index.asp?id=135358&U=b24801194
註2: 沙小 = 神奇的小學, 也是我的母校, 台中縣立沙鹿國小.
註3: 滿臉都金條, 欲抓沒半條 = 頭昏腦脹, 眼冒金星, 台語發音.
註4: 金細細 = 亮晶晶, 台語發音...
- May 27 Sun 2007 12:25
【短文.回憶】孫悟空大戰飛人國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