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是昨天北上跟幾位市場分析的產業界人士席間討論到的市場狀況後以目前高雄廠的營運稍稍整理的概述!
以目前的情勢看起來, 好消息是終端銷售在第三季跟第四季是會比上半年好, 沒有呈現持續衰退的疑慮.
不過, 由於6月底的庫存調節不會在一兩個月就結束 (正常需要兩季, 這樣才不會讓上下震盪過於擴大), 因此第三季普遍預估還是僅只持平.
(外資由於對於市場過於悲觀, 因此還預估台積電第三季是季減10%. 不過這個預估太扯了, 一般來說, 台積應該還是有0到+3%的第三季)
因此, 如果按照我們在市場上呈現的強度以及無線通訊領域的市佔相對比較穩定的角度來看, 個人看法第三季我們至少還是會有5%到7%的QoQ.
而第四季相較於第三季的低點, 庫存疑慮以及終端銷售會比較值得期待, 其中以DTV跟高階智慧型手機較看好.
在第四季的無線通訊領域裡, 最被看好也是最能持久(明年第一季也有機會持續在高點)的就是Qualcomm了.
DTV領域裡的就屬Mstar, MediaTek, Toshiba, Broadcom, Zoran, Trident/NXP裡有機會攀升供應鏈的loading.
所以, 如果在終端市場有機會重啟供應鏈的供需輪動的話, 個人看法我們在第四季應該會有機會呈現一個高個位數的季成長, 5~8%.
以這樣的運算當作基礎, 把已發生的上半年套用這個比率, 可以算出:
1Q'11=$419.4M,
2Q'11=$441.6M,
3Q'11=$468.1M (6%, QoQ), 單月平均$156M
4Q'11=$498.5M (6.5%, QoQ), 單月平均$166M
因此:
$1827.6(Y2011 Assy) - $1626(Y2010 Assy)=$201.6M,
$201.6M/$1626M=12.4% (YoY)
這是維持基本面, 也就是現在營運的狀態可以呈現的基本面.
如果要增加這個數字的成長比, 有兩個策略必須持續構建, 1. 銅線的轉換比率再提高; 2. 策略型客戶拉大市佔率, 如DTV, 高階智慧型手機的相關IC
如果這時候的銅線轉換比率遇到瓶頸了, 那就地毯式再焦土一次, 工程promotion人員再次率隊出訪客戶, 務必與Sales聯手談出NPI時程, 以及量.
而策略型客戶拉大市佔率就是把下半年可能會出現供應鏈下單的客戶續談capacity support以及產品生產資訊的匯報, 務必使客戶感受到ASE對他們的重視, 並在overflow以及市場需求起跑時讓ASEKh是第一個被需求的供應商.
DTV: Mstar, MediaTek, Toshiba, Kawasaki, Zoran, NXP
SmartPhone: QCOM, Broadcom, MediaTek, Marvell, Atheros, Numonyx, Atmel, Cypress, Renesas, CSR, Infineon
ps. 席間討論的要點如下:
- DTV存貨調整快速, 55" LCD背光的LG電視已經是$1000美元價位而已 (8個月前主流同價位的電視僅42")
- DTV在Q4可望出貨反彈
- 市場產品出貨修正順序 DTV-->NB-->初階手機, 因此反彈的時間也從DTV(第四季)-->NB(第四季末到明年第一季)-->初階手機(明年第一季)出現.
- 帝寶60元上下可以撿 (預估明年第一季可以漲到80元)
- 台積3Q'11 QoQ, -10%過於誇張, 理論值應在+-3%
- 高階智慧型手機的產業結構出現鬆動, 只有一兩個品牌佔據大部分銷售 (Apple, HTC, Samsung)
- Mstar預估下半年銷售成長是上半年10%, 約略是53:47
- 欣銓可以買22-23, 預估TI下半年的銷售成長可以帶動低迷 (欣銓EPS 2.2元, TI佔50%營收)
- 京元電下半年只有持平, 預估客戶轉換BU轉換不順利